服務熱線
0319-5399994 5399995
它是可以對不銹鋼、鈦合金和高溫合金等金屬進行熔化焊及對小試件進行快速高效的局部加熱釬焊的最新技術。該技術由俄羅斯發明,并迅速應用在航空發動機的焊接中。使用真空電弧進行渦輪葉片的修復、鈦合金氣瓶的焊接,可以有效地解決材料氧化、軟化、熱裂、抗氧化性能降低等問題。
窄間隙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技術
它具有比其他窄間隙焊接工藝更多的優勢,在任意位置都能得到高質量的焊縫,且具有節能、焊接成本低、生產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利用表面張力過渡技術進行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表明,該技術必將進一步促進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在窄間隙焊接的應用。
激光填料焊接
是指在焊縫中預先填入特定焊接材料后用激光照射熔化或在激光照射的同時填入焊接材料以形成焊接接頭的方法。廣義的激光填料焊接應該包括兩類:激光對焊與激光熔覆。其中,激光熔覆是利用激光在工件表面熔覆一層金屬、陶瓷或其它材料,以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一種工藝。激光填料焊接技術主要應用于異種材料焊接、有色及特種材料焊接和大型結構鋼件焊接等激光直接對焊不能勝任的領域。
高速焊接技術
它使MIG/MAG的焊接生產率成倍增長,它包括快速電弧技術和快速熔化技術。由于采用的焊接電流大,所以熔深大,一般不會產生未焊透和熔合不良等缺陷,焊縫成形良好,焊縫金屬與母材過渡平滑,有利于提高疲勞強度。
攪拌摩擦焊(FSW)
1991年FSW技術由英國焊接研究所發明,作為一種固相連接手段,它克服了熔焊的諸如氣孔、裂紋、變形等缺陷,更使以往通過傳統熔焊手段無法實現焊接的材料可以采用FSW實現焊接,被譽為“繼激光焊后又一革命性的焊接技術”。
FSW主要由攪拌頭的摩擦熱和機械擠壓的聯合作用下形成接頭,其主要原理和特點是:焊接時旋轉的攪拌頭緩緩進入焊縫,在與工件表面接觸時通過摩擦生熱使周圍的一層金屬塑性化。同時,攪拌頭沿焊接方向移動形成焊縫。
作為一種固相連接手段,FSW除了可以焊接用普通熔焊方法難以焊接的材料外(例如可以實現用熔焊難以保證質量的裂紋敏感性強的7000、2000系列鋁合金的高質量連接),FSW還具有溫度低,變形小、接頭力學性能好(包括疲勞、拉伸、彎曲),不產生類似熔焊接頭的鑄造組織缺陷,并且其組織由于塑性流動而細化、焊接變形小、焊前及焊后處理簡單、能夠進行全位置的焊接、適應性好,效率高、操作簡單、環境保護好等優點。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攪拌摩擦焊具有適合于自動化和機器人操作的優點,諸如:不需要填絲、保護氣(對于鋁合金)、可以允許有薄的氧化膜、對于批量生產,不需要進行打磨、刮擦之類的表面處理非損耗的工具頭、一個典型的工具頭就可以用來焊接6000系列的鋁合金達1000米等。
激光-電弧復合熱源焊接(Laser Arc Hybrid)
Laser Arc Hybrid在1970年就已提出,然而,穩定的加工直至近幾年才出現,這主要得益于激光技術以及弧焊設備的發展,尤其是激光功率和電流控制技術的提高。復合焊接時,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有利于電弧的穩定;復合焊接可提高加工效率;可提高焊接性差的材料諸如鋁合金、雙相鋼等的焊接性;可增加焊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通常,激光加絲焊是很敏感的,通過與電弧的復合,則變的容易而可靠。激光 ― 電弧復合主要是激光與TIG、Plasma以及MAG。通過激光與電弧的相互影響,可克服每一種方法自身的不足,進而產生良好的復合效應。MAG成本低,使用填絲,適用性強,缺點是熔深淺、焊速低、工件承受熱載荷大。激光焊可形成深而窄的焊縫,焊速高、熱輸入低,但投資高,對工件制備精度要求高,對鋁等材料的適應性差。
Laser-MAG的復合效應表現在:電弧增加了對間隙的橋接性,其原因有二:一是填充焊絲,二是電弧加熱范圍較寬;電弧功率決定焊縫頂部寬度;激光產生的等離子體減小了電弧引燃和維持的阻力,使電弧更穩定;激光功率決定了焊縫的深度;更進一步講,復合導致了效率增加以及焊接適應性的增強。激光電弧復合對焊接效率的提高十分顯著。這主要基于兩種效應,一是較高的能量密度導致了較高的焊接速度,工件對流損失減小;二是兩熱源相互作用的疊加效應。焊接鋼時,激光等離子體使電弧更穩定,同時,電弧也進入熔池小孔,減小了能量的損失;焊接鋁時,由于疊加效應幾乎與激光波長無關,其物理機制和特性尚待進一步研究。
Laser-TIG Hybrid可顯著增加焊速,約為TIG焊接時的2倍;鎢極燒損也大大減小,壽命增加;坡口夾角亦減小,焊縫面積與激光焊時相近。阿亨大學弗朗和費激光技術學院研制了―種激光雙弧復合焊接(HyDRA-Hybrid Welding With Double Rapid Arc),與激光單弧復合焊相比,焊接速度可增加約三分之一,線能量減小25% 。